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正文
上合组织谱写生态环保合作新篇章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4日    浏览:36   0 收藏

“2025年是‘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近年来,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批绿色、实用技术和解决方案为上合组织国家绿色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日前,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举行中外媒体专场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向中外媒体介绍了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合作的情况。

作为上合组织的创始成员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在哈萨克斯坦的札纳塔斯,中国企业承建的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累计发电超13.7亿千瓦时,满足300万居民用电需求;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努库斯,两国科研人员开展的“光伏+棉花水肥一体化”试验项目使产量提高两倍以上,用水量和成本显著下降;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由中国企业投资的当地首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将大幅改善人居环境并提供绿色电力……一个个惠及经济与民生的项目都是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共谋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上合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就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为推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政策对话、技术交流、信息共享、能力建设等领域广泛合作,为上合组织注入绿色发展动能。”郭芳提到,多年来,上合组织国家深化政策对话与战略对接,共同探讨区域环境治理的路径,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上合组织各领域的合作规划。其中,中国倡议推动的多项成果文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基础。同时,上合组织国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防治土地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清洁能源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和技术交流,推动实施一系列惠及各方的合作项目。

上合组织国家还着力搭建知识共享与能力建设平台,依托“一平台一基地”即上合组织环保信息共享平台、中国—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创新基地,每年举办培训、研讨、现场考察等活动,为成员国环境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提供了交流互鉴、提升能力的机会,共同提升区域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个野生动物“跨境游”的上合组织国家共建跨界保护区成功案例引起中外媒体的兴趣。郭芳说:“中国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相邻的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共同组成一个近1.7万平方公里的跨国保护地,让东北虎豹栖息地连成一片。中俄双方在这个跨境生态廊道联合监测、共享数据、分享经验,形成跨境保护的协同效应。根据最新统计,目前,稳定生活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里的野生东北虎,由最初的27只增加到70只,东北豹也由最初的42只增加到现在的80只。不仅是东北虎豹,像野猪、梅花鹿等野生动物也可以通过动物通道在两国之间自由穿行。”

“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并将以此次峰会为契机,与各成员国一道,进一步凝聚共识,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夯实合作基础,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郭芳表示。

编辑:韩雨晨


注:本文转载自天津日报,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11011402054738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5130048号-1
Copyright © 2025-2033 by eept.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联华源节能环保科技研究院 版权所有